安全生产

岗前三分钟,铺就消防“安全轨”

作 者:李吉艳        来 源:智慧调度中心        2025年03月13日

在安全管理领域,有一个常常被提及的概念——“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这一法则深刻揭示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绝非偶然,而是无数小隐患积累的结果。对于监控员岗位来说,这一法则同样适用。利用岗前三分钟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正是我们防范事故、守护安全的关键一环。

岗前三分钟的时间虽短,却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培训内容可从基础的消防知识讲起,比如常见火灾的成因。电气故障是现代办公环境中常见的火灾诱因,监控设备长时间运行,线路老化、过载都可能引发电火花,进而点燃周边易燃物。了解这些,监控员便能在日常工作中多一份警惕,定期检查设备线路,及时发现并上报异常发热、异味等情况。

灭火器和消防栓的使用方法也是重点。岗前三分钟里,可以通过简单易懂的演示和讲解,让监控员熟悉灭火器的种类及适用范围。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和易燃、可燃气体火灾,以及电器设备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器则主要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等的初起火灾。对于消防栓,要强调打开阀门、展开水带、连接水枪等关键动作,确保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他们能迅速、准确地使用这些灭火设备。

疏散逃生知识同样不可或缺。告知监控员在火灾发生时,要保持冷静,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有序撤离。熟悉监控大厅的安全出口位置,在疏散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前行,避免吸入浓烟。如果烟雾较大,看不清方向,可沿着墙壁摸索前进。这些看似简单的逃生技巧,在关键时刻却能成为救命的法宝。

岗前三分钟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安全意识的强化。每次培训都是一次提醒,让监控员在进入工作状态前,先在脑海中敲响安全警钟。长期坚持这样的培训,能在组织内部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让每一位监控员都成为消防安全的守护者。这短暂的三分钟,投入的是时间和精力,收获的却是整个工作环境的安全保障,以小行动成就大安全,让我们珍惜每一个岗前三分钟,用这短暂的时间,铺就消防“安全轨”。                                

( 阅读: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