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交投集团“厚德载道、聚合致远”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我深刻体会到:企业文化不是墙上的标语,而是流淌在血液中的精神基因;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浸润在服务细节里的行动自觉。作为望都收费站的副站长,我始终坚信:唯有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服务硬实力,才能在新时代高速公路服务中锻造出具有生命力的品牌。
解密文化基因,从历史传承中汲取精神力量
翻开《河北交投奋进十年》的扉页,集团发展历程中的每一个关键抉择都闪耀着文化的光芒。从“许党报国”的初心到“敢为人先”的闯劲,从“厚德载道”的担当到“聚合致远”的格局,这些文化基因早已融入交投人的血脉。在望都站,我们以“核心价值体系”为纲,通过“三个发现”行动,让抽象文化具象化:
1.在微笑服务中发现温度:收费员及直播人员坚持“三度服务法则”,即温度、速度和力度,综合办不定时抽查,并将优秀实践列入典型服务案例,全站学习并推广。
2.在特情保畅中发现担当:党员突击队在雨雪等特情天气严阵以待,时刻做好保通保畅,用实践工作的事迹凝练成“望都站铁军精神”;
3.在智慧改造中发现创新:自智慧机器人全覆盖应用起,望都站全体职工快速熟练掌握操作及维护,ETC车道升级、抖音直播等,让一系列创新成果成为“工匠文化”的生动注脚。
这些鲜活的故事,让“经纬大道、造福大众”的使命从纸面走进心间,让文化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浸润每个岗位。
构建践行体系,文化落地生根的“三把密钥”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望都站以“教育浸润、标杆示范、动态提升”三把密钥,构建文化落地闭环。
教育浸润就是让文化入脑入心。望都站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将《河北交投奋进十年》分解为“全员必学”知识点,通过开展“文化故事我来讲”活动,让职工化身“主讲人”,讲述收费岗亭里的温情瞬间、应急救援中的生死时速。
其次,通过标杆示范,让文化可感可学。通过“案例警示教育周”“服务规范提升月”等沉浸式活动,将典型标杆案例“把司乘当亲人”的服务理念转化为望都站标准化动作,结合员工考核管理规定,将微笑服务、特情处置等行为量化分值,结合差异化薪酬进行奖励。站班子定期在各班组班前会或班后会进行“服务提升分享”,让“主动为故障车辆联系救援”、“恶劣天气疏导交通”等案例成为文化传承的火种。
最后,建立“司乘体验官”制度,让品牌服务绽放光芒。借鉴其它路段经验,优化服务流程,通过抖音直播评价、线上线下问卷收集改进建议等,实现服务质量的动态提升。
锻造服务品牌,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发展硬支撑
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是锻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服务品牌。望都站以“暖心服务亲和化、业务流程规范化”为双轮驱动,积极探索以文化赋能的创新路径。推出望都站特色服务矩阵,整合“爱心驿站+旅游咨询+特产展销”功能,打造“多一分服务,多一分热度”暖心出行生态圈;制作收费日常抖音视频,在“冀望畅行”抖音账号定期播出,使“经纬大道”从物理空间升华为情感符号,做好品牌价值传播。在2024年中秋节的志愿服务中,望都站开张的“‘平安月饼’送温馨‘暖心服务’助团圆”活动暖心服务受到中央媒体报导,成效可见。
文化软实力的锻造,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接力赛。在“再造一个新交投”的征程中,望都站将继续以文化为帆、以服务为桨,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书写属于交投人的壮丽篇章,让文化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永恒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