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石文化

京石高速的忠诚卫士-京石养护人

作 者:范永强        来 源:藁城养护工区        2024年12月30日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2024 年12月21日,是京石高速改扩建通车运营十周年。十年来,全体京石人上下同心,勇当全省发展的主力军和排头兵,走出了一条主辅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工区养护人在奋进中传承发扬京石精神,为司乘人员和社会各界提供优质的路网服务,是我们养护人的初心。我们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为司乘人员提供畅、洁、绿、美的行车环境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

京石高速,京港澳北端的组成部分,起点位于我国的首都-北京,它桥、涵相连一路向南延伸,直至港澳,犹如一条巨龙横亘祖国南北。它保证了沿途各省人民的平安出行,又承载着沿途物资的输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

作为公路经济大动脉的守护者,我们深知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人身体的动脉是每个人生存的基础,它的畅通与否关系着我们生存的质量,为他提供安全保障的是医院的白衣天使。

我们这群身着橘红色养护服的养护人,就是京石高速经济大动脉的医生,为它安全畅通,把脉、问诊、治疗、保养、提供着坚强的技术支撑,养护人是公路的最忠诚卫士,为它畅通提供了重要保障。

橘红,京石路上最耀眼的颜色。

记得,那是孩子第一次看到我身着工作服,绚丽的橘红色。你们为什么穿这样颜色的衣服?我自豪的告诉他,我们是一支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橘红色队伍。橘红养护服,最醒目,最耀眼,我们穿上它,它就是我们的保护色,是为完成各项养护施工任务,比如:路面杂物清理、坑槽挖补、冬天除雪、夏季防汛、桥涵检查、路面灌缝等等,这是提醒广大司乘人员注意避让的护身服,是京石路上最耀眼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养护人独有的特征——鹰一样的眼睛、百米冲刺的腿。

从爆胎产生的轮胎皮,到遗撒的碎石、木块、塑料布等影响通行的障碍物,在我们养护工作人员眼里,都是致命的天敌,都是我们的猎物。久而久之养护人员都练就了一双鹰一样的眼睛,不管是晴天雨天,不管是白天夜晚,也不管是上班期间或是做亲访友的路上,只要一走上高速,就会不自觉地对路面进行巡视。会在第一时间发现这些安全隐患。

扩宽后的京石路,双向八车道,车流量大,车速快,120公里每小时的时速,一块不大的轮胎碎片,一块小小的石块儿,驾驶员如果躲闪不及,采取措施不当,就可能造成严重的事故或是发生车毁人亡的惨剧。久而久之养护人员都练就了一双百米冲刺的腿,通常我们面对着滚滚车流,目测车距、计算车速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能以最快的速度排除路障。

战酷暑斗严寒,养护人敢逆天

路面灌缝工作,是路面预防性养护施工的手段之一。在外人看来很简单,就是给路面的小缝隙做好填充。但是,只有我们的养护人员知道,严苛的施工条件,他们的身体和精神经受着怎样的煎熬。烈日下,沥青路面泛着白光,36度的高温不干活,已经让人是一身透汗。这时的路表温度能高达60-70度,他们手握烤枪、肩背吹风机、手端着灌缝机出料阀,把高达160多度的密封胶灌进每一条裂缝。汗水顺着脖子、脊背像小河一样的淌,喝下得水瞬时化作了水蒸气,身上的衣服湿透了,干了,干了又湿透了,最后只留下后背上那汗碱白色的印记,就这样也无人喊累、喊苦,只为把路面每一条裂缝修补。

夏季汛期防汛,得勋章

每下大雨别的人往屋里跑,他们却向雨里冲 ,泥里跑,进行雨中巡查,及时排除路面、桥涵积水,确保边坡稳定,行车安全。蚊虫叮咬,早就习惯,潮湿闷热,也已经是日常生活,身上被叮咬的红包,就像他们的勋章。

冬季除雪,黑白颠倒敢逆天

冬季的降雪,对于其他人来说,就是躲在屋子里,看着窗外雪花飘落,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而作为养护人员的我们,却义无反顾奔向养护除雪第一线。在亲人的声声嘱托和牵挂中冲出家门。风雪夜,寂静的夜晚,只能听见我们除雪机器的轰鸣!黑暗中,我们的除雪灯光是最温暖的颜色!衣服鞋子早就被雪水浸透,彻骨的寒凉!哪怕是到了凌晨,我们依然在路面上除雪、破冰、撒融雪剂作业,天让路面白,我们反着来,只为早一点把路面积雪清除,让寒冬里的人们能顺着黑色的路面安全的回家。

每一个这样的日子,工区上下就是不眠之夜,从养护人员,到办公室人员到食堂的师傅,我们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道路的安全畅通!

把司乘人员当亲人,我们赢得的是社会的赞许,赢得的是京石高速的口碑!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我们守护着你的安全,

风霜雨雪,无私奉献,我们保障着你的畅通,

我自豪,我们是京石高速最忠实的卫士,

我骄傲,我们是无怨无悔的养护人!

 

( 阅读: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