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石文化

京石十年:我与京石共成长

作 者:李莹莹        来 源:清苑站        2024年12月08日

十年,仿若一颗流星划过岁月的浩瀚苍穹,短暂却镌刻下熠熠生辉的轨迹;于我而言,这十年是从青涩懵懂的稚嫩少女,一步一个脚印蜕变成为独当一面的办公室主任的砥砺征途;而对于京石路来说,更是一段波澜壮阔、从传统到现代、实现华丽转身的辉煌蝶变史。我何其有幸,能将自己的青春岁月与京石路的发展紧密相连,一路并肩同行,见证彼此的成长。

犹记初入充满希望与活力的京石路时,我恰似一只羽翼未丰、满怀忐忑与憧憬的雏鸟,踏入这片承载着南来北往旅人归途与梦想的京畿要道。那时的收费站,宛如一个熙熙攘攘的小集市,工作人员身着整齐划的制服,在岗亭里,重复着机械又饱含温情的动作——接过司机递来的通行卡,指尖熟练地在计算器上敲打着费用,随后递出票据,一声“谢谢,一路平安!”伴随着机械运转的嗡嗡声、票据摩挲的沙沙声,还有与司机师傅们你来我往问询解答的交流声,共同奏响了一曲忙碌而质朴的“工作乐章”。

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一个暴雪倾盆的冬日,大雪遮住了车牌,收费系统也变得不太灵敏,岗亭内外一片忙乱。我跟着前辈们穿梭在收费广场间,帮忙清扫车牌、记录信息,雪水顺着裤脚不断淌进鞋里,却浑然不觉,满心都是尽快恢复秩序的焦急。在雪幕里一幅幅奋斗的剪影,是京石人在困难面前的团结与坚守,也是我深感这份工作责任之重,彼时的我,未曾料到一场震撼人心的巨变正于无声处悄然萌芽。

当智能机器人成为京石路迈向现代化的激昂主旋律时,这条路宛如一列风驰电掣的科技高铁,大步驶入“快车道”。一台台崭新的自动收费机傲然矗立在车道旁,ETC车道如雨后春笋般拓宽延展,曾经人头攒动的人工值守模式逐步向着高效便捷的无人值守华丽转变。可前行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新生事物的诞生总会伴随“阵痛”。不少司机对新技术心存疑虑、操作生疏,时常造成车道拥堵,设备也偶发故障“闹脾气”。京石人瞬间化身为“应急指挥中心”,一面与技术团队保持密切沟通,抢修进度,一面迅速撰写设备运维保障方案、舆情应对预案,正是这一次次的“危机公关”,宛如熊熊烈火淬炼真金,锤炼出京石人沉稳冷静的心性,练就了在突发状况下灵活机变、应对自如的思维模式,恰似破茧之蝶挣脱束缚。

十年已逝,回首凝望,京石路已然旧貌换新颜,车水马龙间尽显畅达高效,科技之光全方位赋能,使其成为行业现代化发展的典范。往昔人工收费岗亭内的热闹喧嚣,已被智能设备有序运转的“静默”高效所取代,岁月更迭,沉淀下的是京石人的专业积累、心智成熟与责任担当。而这一切,与京石路智能化发展紧密交织、息息相关。

展望未来,京石路恰似一艘乘风破浪的巨轮,锚定科技领航、服务至臻的航向,扬帆远航。我仿佛看到,智能化设备持续迭代升级,无感支付、全息路况监测等前沿科技深度融入,让通行如丝般顺滑,司乘尽享便捷无忧之旅;服务体系精耕细作,“定制化”出行服务、“一站式”救援保障应运而生,用温情编织畅行之网,于细微处暖人心扉。而我愿如往昔十年那般,赤诚不改,继续与京石路携手并肩,奔赴下一段波澜壮阔的辉煌征程,续写属于我们的成长与发展崭新篇章。

( 阅读: 人)